导航菜单

​小学作文的困境有哪些

小学作文的困境有哪些

最近,关于“小学生作文”一直有话想说。

写作,是表达的需要,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,或者向他人倾诉一件事情。当写作成为需要时,孩子们的写,才真实,才有话可写。否则,就会上演“挤牙膏”,“无病呻吟”的状态。

女儿写日记,是她们表达的需要。女儿写作文,也从来没有困难过。不管什么题,不管怎样写,总之“笔走如飞”,一会儿完成了。今天,女儿却犯难了,说遇到了她俩无法下笔的作文。

image.png

二年级语文课本第八单元,有一个看图写话练习。一幅踢足球的静态画面,足球躺在球门里。

她俩只认识足球,没看过足球赛,不知道“守门员”,也不知道绿茵场上如何踢球。没有直接经验,我就播放“少儿足球”的视频,让她俩感知。看着视频,一群少儿围着一个足球,踢来踢去。既没有自己熟知的同学,也没有精彩的射门,连我都觉得乏味,觉得无从下笔。看了几分钟的视频,我问:“会写了吗?”她俩迷茫的眼神,仍然摇摇头。

“想怎么写,就怎么写吧!我也不知道怎么写!”我显得很无奈。

不知道是校园里学生生活的缺失,还是我们的编委没有生活经验。我的校园里,每年“六一”,或是“体育节”,会举行“学生足球赛”,但也只是中高年级的男孩子们热爱的运动。

没有生活经验,哪来的表达需要,更别提表现手法了。

没有积淀,哪来灵感

这周,学校举行了“作文竞赛”。自从三天前宣布作文竞赛,我身边的老师们出现“两级分化”的状态。

一是“不闻不问”,依旧“我行我素”。二是“勤学苦练”,追求“突飞猛进”。

一类老师认为,作文是生活的积淀,阅读的累积,哪里是技巧的运用,妙词佳句的串联;另一类老师认为,作文竞赛迫在眉睫,“临时当然抱佛脚”,不管有用没用。

两类老师的存在,也出现两类学生。一类照样阅读、做游戏;一类忙着练笔、出成绩。

竞赛结果,“练”与“不练”没什么两样。老师们在办公室交流,写作需要语感,更需要灵感。

可叹,学生鲜有阅读的时间,没有大量的文学积淀,哪来的灵感!

很多的专家学者们,都在找寻一条“作文教学之路”。但我仍然坚信,良好的表达素养,绝不是老师教出来的,而是在长期的阅读和练笔中,逐渐成长起来的。